今年投放蟹苗比往年提前约20天
养殖大户蟹塘春耕忙
□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
(资料图片)
通讯员李庆星邢逸群
人勤春来早,蟹塘“春耕”忙。“手上动作轻点,别弄断了蟹苗‘四肢’,加快投放速度。”2月1日上午10时,乍暖还寒,阳光下,高淳区永胜圩片区的黄金甲螃蟹养殖基地一片忙碌景象,高淳“养蟹达人”史团结正带领工人忙着将6万只一元硬币大小的蟹苗投放到蟹塘。
眼下,高淳蟹农迎来螃蟹“播种”的时节。“以往蟹苗投放要到二月底或三月初,因为今年春节较早,按照农历节气来算,现在就要开始投放了。”养了近30年螃蟹的史团结解释,“根据阳历来算,今年投放蟹苗比往年早了差不多20天。”
记者现场看到,一辆大型厢式水产运输车停在基地,工人用大水箱分批将蟹苗运到塘口水边,然后再投放到水中。
“今年养殖300多亩,共8个塘口,平均每个塘口40多亩,共需要投放60万只蟹苗,每天投放6万只,分10天投放完。”史团结一边忙碌一边介绍,普通养殖户平均每亩只能投放1000-1500只蟹苗,今年他们使用新型“螃蟹小区”养殖模式,每亩可投放2000只蟹苗,去年该模式的试验结果得到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认可,所以今年基地全部采用新模式。
如何辨别蟹苗的好坏?史团结从身旁水箱中捞起一只张牙舞爪的小螃蟹展示给记者:“你看这只蟹苗就很好,个头匀称,肢脚健全,活力充沛,说明它很健康。此外,还可以看蟹苗肚子上三角区域的食腺,优质蟹苗食腺饱满且可以看到红膏。”
此时,在距离永胜圩几公里外的永丰圩河蟹高质量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基地,不少蟹农也在忙着投放蟹苗。基地负责人孔志红介绍,这两天开始,基地的蟹农就开始陆陆续续投放蟹苗了,全部投放完估计要到农历正月底。
螃蟹养殖是高淳的特色富民产业,全区养殖面积超21万亩,螃蟹年产量达1.8万吨,年产值23亿元,直接带动螃蟹养殖从业人员达2.5万人,全产业链从业人员10万余人。当天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高淳区投放的蟹苗超七成都是本地培育的,而在三年前,高淳蟹苗自给率还不到50%,有一半蟹苗需要从邻近的安徽宣城、马鞍山等地购进。
高淳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邢文翔提醒蟹农,蟹苗放养前要提前布局水草,做好栽种工作,为蟹苗下塘后提供隐蔽和栖息场所;及时培育水质,放苗前2—3天,对蟹塘进行肥水,为蟹苗提供优质的水质环境;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尽量选择晴好的天气,放苗当天提前3—4小时打开增氧设备,确保池塘溶氧充分。
版权声明
1、本文为南京日报、金陵晚报、南报网原创作品。
2、所有原创作品,包括但不限于图片、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、信息等,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,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。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,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